如何解决问题?水貂养殖的出路又在哪里?针对这些问题,小编把会议内容及良好建议总结了一下,以供大家参考,希望能给广大养殖朋友指明一些出路以及方向。
水貂养殖在国内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,慢慢的在国内也形成了一套中国式的养殖模式,但是由于地域及气候影响,全国主要水貂养殖区东北、山东、河北等地养殖产出的皮张质量及种类却各有千秋,在08年到13年以前的5、6年时间里,几乎所有和水貂有关产业都赚的盆钵满满、不亦乐乎,因为那时候水貂产品需求量达到了想象不到的一个层次,只要有皮,不管价格高低,就是买买买,卖卖卖!
那时好多投机取巧的一些外行人,看到这个行业的巨大红利,都纷纷接踵而来,甚至不惜贷款,大量资金涌入这个行业,导致行业虚拟经济猛增,极大的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,最后导致皮张价格急剧缩水,成“断崖式”下跌,形成泡沫经济。
而如今13年到20年已经过去了8个年头,水貂行业仍旧没有大的起色,可见当时的经济影响多么巨大,近有8年抗战,现有8年养貂,不仅年头一样,而且其中的艰难困苦只有身在行业中的“战士”才深有体会。
先说下水貂养殖量:现在国内水貂养殖已经到达低谷,国内养貂数量经过这8年的大浪淘沙,全国的养殖貂种总量已经不足高峰期的十分之一,国内一些主要水貂养殖区种群急剧缩减,拿诸城地区来说,高峰时期水貂种能有1000W之多,而如今已不足百万,但是即使养殖数量下降,也只是影响行业未来的一个因素,如今国内水貂生熟皮的库量经过近几年的累积消化,越来越小,所有这次行业大变动,既是一次危机也更是一次机遇,俗话说“物极必反”,去年至今猪肉价格为何猛增却迟迟未下,主要原因就是由于“猪瘟”影响,导致国内大量肉猪被宰杀、活埋,而后产量又供应不足,才会导致价格久居不下,水貂现如今就面临同样的情况,所以预计后期价格涨幅几率较大。
另一方面国外对于水貂的需求:水貂服装对于俄罗斯及部分邻国是一种刚性需求,虽说今年由于疫情方面的影响,导致外贸订单受到极大影响,水貂出口量大量缩减,但是近几年出口依然没有停止,只是中间的利润缩减了,库存依然在消化。所以未来市场情况是库存减少,产能降低,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,供需平衡就会被打破,就会导致价格的变动。
而我们从哪些方面去改善我们的饲养方式
一方面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皮张?专家给出了个人见解,其一现在大部分国内的养殖户不管是规模化养殖厂还是家庭养殖厂,基本都是根据自己多年累积的养殖经验来饲养的,并不是根据水貂本身需求的能量比来饲养的,而国外大部分的水貂农场基本都是兽医专科毕业,对于水貂需求的能量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认知(像蛋白质、维生素、氨基酸随着生长每日需求量的变化),这是国内养殖户需要提高的一方面(可以聘请有关兽医方面的专家给予相应指导和建议);再有一方面是有实力的规模化养殖大厂可以研发、创新一些新思路,改良基因品种,其原因是现在水貂服装品种繁多,而大部分原料都需要加工染色处理,如养出本色皮张直接用于服装,那中间成本会大幅度缩小,利润空间会有进一步的提升,但这一思路只是一种假设,真正实现其要走的路还很长。
再有种源的改良及利用:自打水貂养殖以来,国内进口国外原种将近44架飞机,并且每架飞机运输加种源成本都在1500W人民币左右,这个数据多么巨大;而且国内大部分服装企业都会去国外拍卖会购买皮张,皮张成本加上进口关税,又是一笔不小的数字!
但回过头来想,这些原种真正留下来的又有多少?为何要去国外进种、买皮?,原因就是“外来的和尚会念经”,国外水貂品种好,基因好,这就片面的说明一个道理,国内大部分养殖户,甚至全部养殖户注意力都集中在了“养”出来,而不关心皮张本身真正的价值,也从不关心水貂种的培育问题!
如何更好的利用原种;如何更好的繁育良种;如何更好的培育良种等等,这也是国内规模化养殖厂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,并且这个思路可以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,究其根本水貂种源是造成一切结果的原因,只有种源基因优越,才会有高质量的皮张。
再有饲养方式的精细化管理:如养殖要设备化、管理要规范化、防疫要制度化、废弃物无害化、信息要数字化、这是以后养殖厂最基本的标准,在此基础上,还要有“四良”,一是“良种”,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,二是“良料”,我们对此也有详细介绍,三是“良法”,养殖我们应该有自己一套饲养方法,把各个时期需要做的工作明确列举,并一一执行,四是“良策”,我们不仅要有针对变幻不定的行情策略,又要对自己的经营方式有一个妥善处理策略,既要量力而行,又要砥砺前行。
俗话说:“有倒闭的企业,没有倒闭的行业”,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所以我们不仅要相信行业,更要相信我们自己,“砥砺前行,方得始终”
本文摘自:二十一届毛皮动物信息预测研讨会暨水貂良种创新高峰论坛会
特此感谢给予建议的专家及领导!